胆管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它和骨质增生有 [复制链接]

1#

有人说,腰椎间盘像个夹缝中的男人,默默地吸收着冲击,还保护着两块椎骨不受伤。这个比喻简直太对了!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数月以来不仅一次的刊文称“腰痛正在变成流行病”。数据显示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发展,一旦发作,痛苦不已,工作和生活都受影响!而很多人一出现腰痛就认为自己是腰间盘突出了,医院检查后却诊断是“骨质增生”,这二者是有什么区别吗?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

正常情况下,腰椎盘位于腰椎两个相邻椎骨的椎体之间,由外围的纤维环和中心半流质的髓核组成,就像是面包夹着果酱。纤维环是椎间盘最坚韧的部分,主要作用是连接椎骨;而髓核则是起到缓冲纵向冲击力的作用。腰椎盘没有血液的供养,也不存在自我修复能力,出现退化后,很容易发生结构的改变。一般的腰椎间盘病变按照突出物的情况分为三种类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

其中以突出和膨出型最为常见。指髓核已经流出外层纤维环,形成突出。此时椎管间隙明显变狭窄,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它多发于第4~5腰椎、第5腰椎与第1骶骨之间,约占95%。其典型症状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等腹压突然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

骨质增生是什么?

骨质增生症多发于中年以上。一般认为由于中年以后体质虚弱及退行性变;长期站立或行走及长时间的持于某种姿势,由于肌肉的牵拉或撕脱、出血,血肿机化,形成刺状或唇样的骨质增生;骨刺对软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刺激和外伤后软组织损伤、出血、肿胀而致。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以腰3、4、5椎体最为常见。

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个下肢放射。其他肌肉部位出现痛与骨质增生症引起的痛是感觉不同的。其他的痛可能同时出现红肿和发热症状,而骨质增生症的痛不产生任何别的症状,只是酸痛、麻胀等,时重时轻,病程长,多年不愈,越来越重。

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之间的区别:

当出现腰痛时,应该变换姿势体位,适当做做腰部伸展,可选择卧床休息,减缓腰部负担。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看似症状都差不多,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骨质增生一般发生在骨头上。

椎间盘突出一般是椎体间组织引起的。临床表现也不是特别的一样,骨质增生,只是局部的疼痛,不会有放射性,椎间盘突出会压迫神经,引起放射性的疼痛。治疗的话,也完全不一样的椎间盘突出,如果严重的话可以手术治疗,但是骨质增生一般都还是保守治疗为主。

腰痛经常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以选择疏散寒邪、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中药来缓解腰腿痛、关节痛及肢体活动受限者。

小结: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痛起来症状差不多,但还是要注意区分,用正确的方法对症治疗。但治疗不是关键,最主要的还是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我们的身体,远离疾病,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