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嘉兴二院周年院庆系列小小内窥镜 [复制链接]

1#

年,浙北大地,南湖之畔,医院开创嘉禾办西医之先河。

百廿余年薪火相传,值此建院周年之际,医院联合禾点点推出院庆系列报道,今天是第四期,医院消化内科,了解小小内窥镜里的“大乾坤”,看看这里的医生如何做到不开膛剖腹便可进行手术!

学科优势地位

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年,同年设立了消化门诊及胃镜室。经过30多年的建设,消化内科已逐渐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于年4月被评为嘉兴市胃肠病重点支撑学科。目前为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定点医疗机构,浙江省消化中心嘉兴分中心主任单位,浙江省食管疾病规范诊治联盟成员。近10年获得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已结题完成市级科研项目多项。现开展省级领先水平科研项目1项,市级领先水平科研项目3项,先后开展多期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继教班,协作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嘉兴市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项目》,担负消化内科新技术及诊疗规范基层推广指导工作,在嘉兴及浙北地区具有较强的业务实力和较好的社会影响力。目前拥有1个住院病区,开放床位47张。

“我们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很多都需要用到内窥镜,所以我们消化内科与内镜室的建造密不可分,上个世纪80年代初,科室成立之后就成立了内镜室。成立之初所谓的内镜室其实是间胃镜室,只是单做胃镜一项检查项目,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医院内设有专门的内镜中心,中心分成C、D两大区域、8间内镜诊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季霞如是说。

不开腹也可手术?

“消化内科医生经常会接诊一些吞咽异物的患者,硬币、枣核、鱼骨、假牙等,这些小物件如果不及时取出很可能就会损伤脆弱的食管壁,有些进一步会穿孔、出现纵隔脓肿,严重者刺入相邻的大血管甚至危及生命。”季霞主任告诉记者,这些患者他们往往吞咽异物后并没有引起重视,使用一些民间偏医院来就诊,拖延了就诊时机。“大多数老百姓对消化内科的认知只是停留在胃肠一般疾病的诊治、开点口服药等方面,再进一步的可能知道消化科医生能做胃镜检查,有些甚至于我们能做肠镜检查都不知道。其实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胃肠镜检查,现在我们也做手术,只是我们和外科医生不一样,不需要手术刀,我们的工具是内镜,在小小的内窥镜下进行治疗操作。”

(食管异物)

“我们科室有全套超声内镜,包括:微探头、环超、线阵超声,可以大大提高消化道粘膜、胆胰疾病的诊断率,开展内镜超声引导下粘膜及粘膜下病变的微创治疗。”消化科内镜室主任阮水良介绍说,“我们在嘉兴市率先开展了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肿块的穿刺及内引流术,在市内率先开展内镜下消化道粘膜切除术(EMR)、消化道粘膜剥离术(ESD)、胶囊内镜、超声内镜及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专科技术,诊疗技术水平在嘉兴市处于领先水平。”

他谈到,内镜诊疗是将消化内镜镜身由体外经过人体自然腔道送入体内,通过前端镜头直接观察到消化道脏器内腔粘膜及粘膜下病变,确定其病变部位、范围,从而进行采图、活检或毛刷涂片等检查操作,并可通过电子内窥镜的治疗钳道放入相应的内镜器械进行内镜下治疗,使得原本必须要开腹开胸的治疗变得更加微创,并且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脏器的功能。常见用于消化道息肉切除、消化道异物取出、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经皮胃造瘘术,食道静脉曲张皮圈套扎治疗术,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术等,随着我们内镜技术提高,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挖除术、消化道隧道技术(经口经隧道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断术、经口经隧道内镜下间质瘤摘除术)等高难度手术也已逐步成为常规开展项目。因为内镜手术创伤小,费用低,可以最大可能的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所以广受患者的接受和欢迎。”

发现早期癌症的“好帮手”

季霞主任强调,内窥镜下的手术拥有很多优势,很多情况下,在疾病的极早阶段用微创的方法就可以完成治疗。比如说,在做胃肠镜时发现胃肠息肉等,可在内镜下切除,病人相应的风险会低很多,同时费用也比病变后再行治疗大大降低。所以提醒广大市民,有条件还是要尽可能早的发现问题。那么如何能尽早地发现问题呢?那就需要做胃肠镜的检查了。“以前,一说到做胃镜、肠镜,很多人是感到恐惧的。确实,在没有无痛(麻醉)检查之前,患者对该类检查的耐受性很差,但是随着无痛胃肠镜的广泛开展,加上健康知识普及的到位,近几年自己来门诊要求行胃肠镜体检的市民明显增多了。”阮水良举了一组数据对比:内镜室成立之初半天做胃镜的可能只有几个人,而如今内镜最多每天可以做到~例左右。

(结肠息肉)

“做胃肠镜的好处就是尽可能早地发现早期癌症,因为发现的早,为病人争取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消化道早癌的治愈率很高。近几年随着内镜的普及,胃肠道肿瘤检出率明显升高,我们强调到了一定年龄,体检建议都要包括胃镜和肠镜。”季霞说,胃肠道肿瘤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大肠癌90%由大肠息肉癌变而成,这一过程需要10余年,人们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去发现及阻断息肉的癌变。胃镜则是发现早期胃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因此,她呼吁大家,重视胃镜、肠镜,40岁以上建议要做。

小肠病变检查的“新手段”

小肠病变一直是消化内科检查手段的盲区,而随着炎症性肠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多和中老年患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频发,如何确定小肠粘膜病变情况成了一个大问题,而胶囊内镜是各大专业指南推荐的首选筛查方法。胶囊内镜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与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目前小肠胶囊内镜运用最为广泛。作为开展胶囊内镜检查数医院,多年来一直有专人进行胶囊内镜的规范检查,读片水平受到省级业内专家认可。经过多年多学科建设,本专科肠病的诊治水平,尤其是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水平已在嘉兴市区名列前茅。许多患者通过“足不出市”进行胶囊内镜检查,通过明确诊断、少走弯路、尽早治疗,从而改善了疾病的进程。

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

作为嘉兴市技术领先的专科,二院消化内科拥有一支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及有关方面研究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医疗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现有医生18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正高6人,副高4人),占比达56%;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11人,占比达61%。有多名医学专家担任省、市专业委员会委员,拥有嘉兴市新世纪学科带头人,嘉兴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嘉兴市卫生系统青年优秀人才,同时拥有嘉兴市“”人才培养工程消化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共4人。

“我们科室一直以来都很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科室内60%以上医生都完成了一次以上的进修,医院、医院、浙一、医院系统学习,同时,不定期地参加短期培训班,把先进的技术带回来,造福嘉兴的百姓。”季霞主任介绍说,“虽然我们科室的每个医生都有自己发展方向,但内镜下的诊疗操作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扎实的基本功。

记者感言

对于消化科,记者原本想到的不过就是消化不良等一般胃肠病。而事实上却发现消化科医生接诊的病症很多,也很杂,胃病、炎症性肠病、肝病等等都属于消化科诊疗范畴,而内窥镜下的精准检查和手术则为嘉兴老百姓带来了更准确、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所有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禾点点记者沈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